March 28, 2006

Crony Capitalism 裙帶資本主義〔經濟/文化〕

Chan, Alex W. S. (1998) Collusion or Cooperation: The Fallacy of the Crony Capitalism Thesis.

More on Economic Sociology

自亞州金融風暴發生以來一週年,言論紛紛攘攘。其中一個廣被注意的論題,就是所謂「裙帶資本主義」的現象。麻省理工大學的克魯明教授認為,政府干預經濟,導至官商勾結。政府的包底行為,令銀行胡亂借貸,結果銀行呆壞賬逐漸累積,最終引發金融危機。這種觀點迅即被全球新聞媒體廣泛接納,例如時代周刊的專文在談論泰國的金融風暴時,就指出「裙帶和貪污的罪惡」。商業周刊的文章認為,所謂亞州價值觀不過是在掩飾官商勾結。亞州經濟的成功,必須建立在一個獨立於政府的自由市場。同一時間,類似的文章還出現在經濟學人和遠東經濟評論。影嚮所及,連財經界的重要人物,如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也在今年初的國會聽証時,發表相近觀點。據報導,印尼前總統蘇哈托自六五年上台以來,他的三子三女累積家族財富達一百四十億元,形成一個龐大的特權壟斷家族企業體。南韓前總統金泳三的兒子亦被控收受賂款。一時之間,亞州經濟顯得傳統,落後,封閉,非理性。

其實,「裙帶資本主義」是一種膚淺的,對亞州經濟缺乏足夠認識的講法。首先,它不能解釋為什麼亞州金融風暴發生在九十年代,而非七八十年代。亞州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綿密的政商關係,所謂「裙帶」現象由來已久,並非自今日開始。「裙帶資本主義」這種講法不能解釋為什麼亞州金融風暴不老早發生。其次,如果亞州金融風暴的起因是裙帶關係引起的資源錯誤配置,為什麼中國可以僥倖逃過呢?眾所周知,中國大陸政企不分。跟其他亞州國家比較,政府對企業的包底行為,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據國際信貸評級公司的估計,大陸銀行呆壞賬與資產的比例相當高。為什麼亞州金融風暴不在大陸爆發呢?當然,這不能否定裙帶關係是催生金融風暴的其中一個原因。但是,幾乎所有政經現象的起因都是複雜的,而非簡單的。如果裙帶資本主義論謙虛地宣稱裙帶關係只是原因之一,就似乎跟它所受到的重視不太相稱了。當然,裙帶資本主義論可以辯稱,裙帶現象雖然不是金融風暴發生的唯一原因,但卻是比較重要的一個。但是,裙帶資本主義論卻並未提供任何支持這個比較論的証據。其實,判斷裙帶資本主義論是否正確,其中一個辦法是看它有沒有預測能力。如果道理那麼簡單,國際輿論就不會在金融風暴發生的初期顯得那麼驚訝。如果問題那麼明顯, 在風暴發生之前所發表的樂觀言論,就似乎盲目得令人難以理解了。

其實,裙帶資本主義論所掩蓋的事實,遠比它所說明的多。如果所謂裙帶關係是一種跟經濟學家所指的市場交易行為不一樣的經濟行為,那麼裙帶關係不單存在於亞州經濟,而且在西方國家也一樣找到。有關美國銀行業的研究顯示,銀行與客戶關係的穩定性,遠遠超過所謂建基於經濟理性的市場交易行為。很多公司長時間依賴同一間銀行為其安排財務。不斷轉換銀行的公司,會被懷疑其信用出了問題。此外,銀行參與其客戶公司的程度,亦超過所謂不講人情,純粹理性的市場交易行為。為了方便關鍵的財務安排,很多公司都會邀請銀行進入其董事會,參與制訂公司的長遠發展。透過獲得很多公司的董事身份,銀行亦為自己建立了一個幅蓋全國,影嚮力龐大的商業網絡。

事實上,銀行刻意推行這種建基於綿密的人際關係的業務推廣策略,一般稱為relationship banking。這種現象不單存在於美國,而且具有跨越文化和地區的普遍性。在中小型企業貸款方面,這種現象特別普遍。由於一般中小型企業比大型企業更具業務方面的彈性及創新精神,有些經濟學家甚至認為,以關係為本的銀行業務推廣策略是經濟長遠發展的關鍵。甚至有前美國財政部官員著書立說,指relationship banking的衰落,是導至美國經濟衰落的一個原因。

顯然,以關係為本的銀行業務推廣策略,不容易跟所謂裙帶關係完全區分。但更重要的是,將它視作傳統,落後,封閉,非理性,是完全錯誤的。要明白這種現象,必須瞭解存在於金融市場,特別是銀行貸款市場方面的市場失靈。市場價格的作用在於平衡供求。但是在金融市場裡,難以純用利率去均衡供求相方,因為借款人接受某一利率水平,只代表一個承諾。將來,他能否償還借款及利息,沒有十足的保証。尤其是當求過於供是時,利率難以無止境的增加,因為利率的增加,會導至借款人之中比較冒險的人愈來愈多,而謹慎的人愈來愈少。換言之,當利息收入增加的時候,貸款質素會逐漸下降至得不償失的水平,而貸款人面對的風險就愈來愈高。所以,銀行面對借款人的時候,不會簡單地將資金借給願意付出更高利息的人,而是考慮到風險的問題,而風險的衡量又關乎銀行對客戶信用的瞭解。美國大銀行家摩根曾被傳召到國會作証。當有議員問到:「銀行信用不是以金錢或物業作底押的嗎?」摩根回答說:「對不起,先生,首先是品格。……我不信任的人,是不可能從我的債卷得到什麼錢的。」這就是貌似傳統而不科學的信用,在現代金融還佔一個重要席位的最佳寫照了。

裙帶資本主義論不單混淆了裙帶關係與信用關係,而且亦掩蓋了發展中國家所面對的獨特問題。當後進國家經濟起步時,很多資本密集的行業,好像汽車、綱鐵等,已被先進國家所佔領。後進國家必須集中龐大資本,才能進入這些市場,並且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及成長。但是,資本集中,又意味著高風險。而且,在市場佔有率未達到安全水平之前,它們經常要忍受更低的回報率,以迅速累積資本,擴大投資。後進國家面對這些資本密集,投資風險高,資本回收期長的行業,如果沒有政府的參與,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尋求發展的。

從這個角度看,存在於發展中國家之間綿密的政商關係,貝有一定的理性基礎。當然,政商關係容易滋生官商勾結。但是,把綿密的政商關係理解為傳統,落後,封閉,非理性的裙帶現象,是無視發展中國家所面對的獨特問題。沒有政府作擔保,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難以籌集本國及外國的長期貸款,加快發展。較為快速的發展,當然帶有較高的風險。所以,良好的,制度化的風險管理是重要的。但是,不能為了降底風險而要求發展中國家放棄較快速發展的權利。一刀切的把政府的角色限制在自由主義所主張的法律與秩序的傳統範圍內,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說穿了,裙帶資本主義論只是一種反對政府干預的自由主義言論。它受到西方媒體吹捧,其實只是因為它能夠為外國資本打破亞州的市場壁壘,長驅直進的企圖鳴鑼開道罷了。亞州金融風暴發生的原因,遠比裙帶資本主義論來得複雜。簡單而言,是由於一方面過多及不恰當地使用外資,另一方面是因為儲備不足。首先,在外資方面,自九十年代以來,國際熱錢迅速增加,其中大部份由於亞州經濟強勁發展的誘惑而流入。亞州國家由於為了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競相吸引資金,紛紛在西方政府的壓力下草率開放本國金融市場。但是,資金大部份並非以直接投資的方式流入,而是以貸款,尤其是短期貸款的方式進入亞州國家。而且,資金大部份流入具有高風險的地產市場,形成泡沬經濟。一旦泡沬爆破,銀行呆壞賬迅速累積,外債不能如期歸還。其次,在儲備方面,中國人民幣在九四年眨值,令亞州國家的出口受壓,儲備增長放慢。加上不恰當的工業政策令經濟過於依賴個別行業,特別是電子業。好像南韓在九十年代全力發展電腦晶片市場,不幸晶片自九六年起價格急跌,直接令國家儲備萎縮。再加上國際炒家的恣意炒作,及投資者對亞州金融市場失去信心,在撒出資金時互相踐踏,非理性地擴大跌幅。種種因素堆積一起,導至去年七月開始的金融風暴一發不可收拾。

在這次金融風暴之中,亞州國家當然負有管理不善的責任。但是,整體而言,由於國際熱錢四處流竄,大進大出而造成的國際金融市場混亂是最主要因素。世界銀行副行長Stiglitz,美國財長魯賓及日本副大藏相神原英資都已經表達意見,要求重建國際金融秩序。有趣的是,最近連裙帶資本主義論的始作俑者克魯明,也主張亞州經濟應實行外匯管制,以解決金融風暴。不論這方面的討論結果如何,所謂裙帶資本主義的說法,應該可以像其他學術界流行一時的時髦學說一樣,丟進垃圾桶了。





March 18, 2006

從〈雷雨〉角色中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文化〕

從〈雷雨〉角色中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

文:陳三(嶺南大學二年級)


引言:

《雷雨》是個出色的劇本,藝術成就十分之高,是當時戲劇界發展現代戲劇的先聲,若論在舞台技巧和藝術表現的成就,那是無容置疑的,但在主題方面,歷來都是爭論的焦點,究竟《雷雨》想表達的是什麼呢?

有些學者如胡炳光認為是提出「命運觀念」的問題(1);有些學者如錢谷融認為是「勾勒出現實的社會階級關係」和「反封建、反舊社會、反舊家庭」(2);又有如辛憲鍚認為主題包含了:一.「資產階級的罪惡」二. 「人們的覺醒與鬥爭」三. 「資產階級的必然滅亡」 (3);甚至有些學者如宋劍華認為是「發掘基督教的‘原罪’與‘報應’思想」。(4)

曹禺在序中說「……現在回憶起三年前提筆的光景,我以為我不應該用欺騙來炫耀自己的見地,我並沒有顯明地意識著我是要匡正、諷刺或攻擊些什麼。也許寫到未了,隱隱彷彿有一種情感的洶湧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洩著被抑壓的憤懣,毀謗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5)。由此可見,作者當時之所以寫《雷雨》,只是想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因為作者本身都是出身於官宦之家,父親萬德尊是個小軍閥,還曾做過黎元洪總統的秘書,可謂在一個封建家庭長大,他曾這樣形容他的父親「他的脾氣很差,有一段時間我很怕他,他對我哥哥很凶很凶,動不動就發火,我總是害怕同他在一起吃飯,他常常架飯桌上就訓起子弟來」(6),又形容他的家「沉靜得像座墳墓」 (7),更直接說「我不喜歡我的家」(8),明顯地,《雷雨》中的周家與現實中的萬家是很相似的,甚至可以說萬家是周家的「原形」,再加上當時正值九一八事件,令他有感社會的腐敗,累積了寫作的靈感。不管如何,由《雷雨》中可以實實在在看到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而這亦是我想在這裡一談的。

宗法文化:

「宗法文化,是指由血緣妞帶維繫的社會結構及其派生的觀念與行為。宗法制度,則是指以血緣關係為妞帶,以父權家長制為軸心,國家組織與宗族組織緊密結合,宗族等級與政治等級緊密關聯的社會制度體系」(9)。中國自傳疑時代開始,家族部落制已經開始,至於西周,周公旦定禮,然後經過孔、孟的完善,及至漢的董仲舒的提倡,由漢武帝的獨尊開始,禮制成為一種無形的法律,深入每個人心之中。而禮制的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規定了每個人在家族中的位置,所謂的「長幼有序」;族中以族長為主,家中則以父為主,這種關係用於政治就是「家國同構」,國家就是君主的家天下,他是全國人民的「君父」。這種宗法文化就形成了絕對的專制,父祖在家族中有絕對的權力,君主在國家中有絕對的權力,甚至歷代法律還規定,父祖責打子孫至死也不犯罪,相反,子孫若辱罵父祖則必判刑,可見其之不公處。

而在《雷雨》中處處可見這種父權式的專制。例如作者形容周樸園「像一切起家立業的人物,他的威嚴在兒孫面前格外顯得峻厲。」 (10)。我們還可以看看第一幕: 「樸: ?好。--你應當在到樓上去休息。?兒,你看你母親的氣色比以前怎麼樣? ?: 母親本來就?有什麼病。樸: (不喜歡兒子們這樣答覆老人家的?,沉重地,眼翻上?)誰告訴你的?我不在的時候,你常來問你母親的病麼?」從周樸園的話看到在家中,兒子要唯命是從,不可踰越,影響父親的權威。又周萍在第二幕中向被迫吃藥後的繁漪說: 「父親一向是那樣,他說一句就是一句的。」可見周樸園平時在家如何專制了。而即使如魯貴,即使他在主人面前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但他一回到家中還是擺出一家之主的架子: 「他好像很得意自己在家裡的位置同威風,拿?那把破芭蕉扇,揮?,舞?,指?。」、「貴: ……你們想想,你們是哪一件事對得起我?(忽而覺得自己的腿?處放,面向?媽)侍萍,把那凳子拿過來,我放放大腿。」,回到家中就大罵,還要人服侍呢!

這種專制做成對獨立人格和個人精神的束縛、否定和閹割,魯迅就在《狂人日記》中借「食人」來折射這種中國家族制度的罪惡。在《雷雨》中亦可看到,如周萍在第二幕中對繁漪說的話: 「那麼,我是個最糊塗,最不明白的人。我後悔,我認為我生平做?一件大事。我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弟弟,更對不起父親。」,他對自己與繁漪發生的感情非常後悔,因為繁漪的身份是他的後母,是他父親的妻子,他這樣做是亂倫的,違反了宗法中作為人子的位置,故他說「我自己還承認我是我父親的兒子」,而他甚至對不起這個社會,因此深深地內疚著痛苦著,但這種痛苦完全不是為了個人的情愛,是社會加諸於他的精神束縛,無怪乎繁漪會這樣回答了「你最對不起的是我」,我想他連自己的心也對不起了!再看看周沖,他本來興沖沖的想為四鳳爭取學費,但在父親的多次的否定下,只落得一句 「(悔怨地)那是我糊塗,以後我不會這樣說話了。」,可見這種壓抑是多恐怖的了。

道德文化:

禮制亦做成所謂的道德,道德範疇很廣,如仁、義、禮、智、忠、孝、節等,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維持社會的運作,亦即家族為本的宗法制度。但這種泛道德在實際運作中卻導致人們變得冷漠、自私和虛偽。這些問題在周樸園這個角色中可充分表現出來。

他是冷漠的,對受傷的工人不給一點撫恤金,還叫警察開槍打死三十個工人,對發起罷工的魯大海絕不留情的裁掉,甚至在包修江橋時故意叫江堤出險。

他是自私的,為了金錢和維持權力不擇手段,魯大海曾說: 「你不要看這樣威武的房子,陰沉沉地都是礦上埋死的苦工人?換來的!」;而三十年前,在年三十的晚上,侍萍生下周樸園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時,他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即繁漪,他竟逼?她冒?大雪離開周家,在三十年後知道眼前人是侍萍時,竟從之前一刻的懷念立即變得如臨大敵,竟「忽然嚴厲地」問「你來幹什麼?」,可見周樸園是個只為自己的人,根本不理他人死活,即使那個是他的愛人,在「利」字面前也可輕易拋棄!

他是虛偽的,我們可以從很多人口中看出來,如繁漪曾說: 「不像你們的祖父,叔祖,同你們的好父親,偷偷做出許多可怕的事情,禍移在?人身上,外面還是一副道德面孔,慈善家,社會上的好人物。」魯貴說: 「周家的人從上到下就?有一個好東西。我伺候他們兩年,他們那點出息我哪一樣不知道?反正有錢人家頂方便,做了壞事,外面比做了好事裝得還體面;文明詞越用得多,心裡頭越男?女娼。」即便是周樸園在教訓周萍時也說: 「我的家庭是我人為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我的兒子我也認為都還是健全的子弟,我教育出?的孩子,我絕對不願叫任何人說他們一點閑話的。」,他為了維護一個「體面的家庭」真可謂不遺餘力了。

階級文化:

古代的禮制除了分了長幼,還定了「尊卑」,而這種尊卑之分,久而久之就做成不可橫越的階級觀念。勞動階級永遠做下等的工作和受人差役,資產階級則享有特權和教育機會。
《雷雨》中也含有很多階級性的東西,因此很多學者也認為《雷雨》想表達的是階級主題。

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是「竹門對竹門,木門對木門。」周樸園之所以娶繁漪因為她是「有錢有門第的小姐」,而侍萍只是婢女,是可以隨時拋棄的,即使周母也同意這事。又如魯大海對周沖說:「……可是她是個窮人的孩子,她的將來是給一個工人當老婆,洗衣服,做飯,撿煤渣。哼,上學,念書,嫁給一個闊人當太太,那是一個小姐的夢!這些在我們窮人連想都想不起的。」可見一個勞動階級的女兒,到最後的歸宿只能是工人。當繁漪知道自己兒子所喜歡的女子是四鳳時,就以「階級有別」來勸周沖: 「不過我怕你走錯了。第一,她始終是個?受過教育的下等人。你要是喜歡她,她當然以為這是她的幸福。」即使是周萍也認為四鳳與他是存在階級上的差距,如他答繁漪時說:「不必,這件事我認為光明正大,我可以跟任何人談。--她--她不過就是窮點。」口氣中是不肯定的,可見他仍是怕社會的取笑,取笑他娶一個窮人家的女兒。

而作為勞動階級的魯貴,也同意階級的絕對性。他罵魯大海「以下犯上」:「反正這孩子混蛋,吃人家的錢糧,就得聽人家的話,好好地,要罷工,現在又得靠我這老面子跟老爺求情啦!」認為魯大海「在礦上吃的也是周家的飯」,但竟然發起罷工,這是不對的行為;又說魯大海「老爺就是老爺,什麼董事長,上我們這兒就得叫老爺。」、「究竟是礦上大粗的工人,連一點大公館的規矩也不懂。」所謂的「規矩」就是維持階級的絕對性所定的規則,就像封建帝制中的「朝儀」一樣,都是為了分「尊卑」、「上下」。

另外較有趣的事是在語言上也可看到這種階級觀念,好像劇中角色罵人時所用的詞句,勞動階級的則較粗俗,如魯貴的罵詞有「雜種」、「他媽的」、「給我滾」、「王八蛋」等,資產階級的則較文雅,如周樸園罵的罵詞只有「胡說」、「混賬」,這可能和教育程度有關,亦可能是在「道德」下的虛偽表現。

婦道文化:

中國的宗法制度,以父權家長制為軸心,女性的地位是十分低落的,她們的主要職責是傳宗接代、相夫教子,所謂「出嫁從夫,老來從子」。而夫婦之倫正是維繫宗法制度的重要一環,它保障了一個家族的延續和兩個家族的結合,同時為了維護父權家長制,就對女性加諸很多的限制,如夫為婦綱,則妻子就變成丈夫的附屬品而無獨立自主之人格;又如三從四德,即所謂的「婦德」,更是所有女性皆要遵守的金科玉律,從之則是賢妻良母,不從之則變成蕩婦了。就是這種不合理的制度,做成女性在歷史中往往都是受害者,而這在《雷雨》中亦到處可見,《雷雨》中三個女角都是父權家長制下的受害者。

首先,是女性沒有選擇的權利。她們不能選擇結婚的對象,而結婚後即便是一段失敗的婚姻關係,她們也沒有選擇離婚的權利。如繁漪在「悶死人的家庭」中被迫過了二十年,丈夫周樸園從未尊重過她,把她看成瘋子,迫她喝藥,故繁漪對周萍這樣說: 「今天這一天我受的罪過你都看見了,這樣子以後不是一天,是整月,整年地,以至到我死,才算完。」這種壓迫是一生的,她不能選擇離開,因為要守女子「從一而終」的觀念,女子無權提出離婚,但男子則有休妻的權力。

又看看侍萍,她會「讀書寫字」,算是有點學識,氣質是高貴的,像「大家戶裡落魄的婦人。」但她的一生是坎坷的,三十年前被周樸園所騙,後又嫁與無賴一般魯貴,第三幕中這樣形容魯貴: 「?貴由門上。?去短衫,他只有一件線坎肩,滿身肥肉,臉上冒?油,唱?春曲,眼迷迷地望??媽同四鳳。」而之所以這樣正是因為侍萍「不賢慧」、「不大規矩」與周樸園未婚生子,還帶著幼子,這是被人垢病的,因為這就是不從婦德,根本沒有什麼「正經人家」會容納她,她只能嫁給魯貴這種人了。即使這樣,魯貴還覺得這是委屈了他,還說: 「這次回?,你媽要還是那副寡婦臉子,我就當你哥哥的面不認她,說不定就離了她,?看她替我養女兒,外帶來你這個倒霉蛋哥哥。」

其次是母親的責任。作為母親必須事事以子女為先,這樣本無不妥,甚至可以表現出母性的光輝,但這種責任為人母親的一定要負,還要犧牲自己的一切,反而為父者則可以負可以不負。這在無形中做成一種道德上的壓迫了! 好像周樸園「要求」繁漪吃藥時: 「繁 (懇求地)哦,留?我晚上喝不成麼?朴 (冷峻地)繁漪,當了母親的人,處處應當替子女?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體,也應當替孩子做個服從的榜樣。」周樸園就以「母親的責任」---「替子女?想」、「做個服從的榜樣」來迫繁漪就範。又如繁漪要求周萍帶她離開周家時,周萍答她: 「你?有權利說這種話,你是沖弟弟的母親。」赤裸裸地說出作為母親,她是沒有權利的,她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只剩下「母親」這個身份。周萍後來甚至直斥繁漪: 「我母親不像你,她懂得愛!她愛自己的兒子,她?有對不起我父親。」在這裡周萍的潛台詞其實是: 「我母親才不像你這樣不守婦道!」

其三是「娶妻求淑女」的心態。婦道的提倡是為了鞏固父權家長制,因此形成「娶妻求淑女」的心態,因為所謂的「賢淑」正是要求女性安順柔和、正直大方、含蓄慎言等,總之就是為了便於掌握與操縱。而周家三父子的擇偶方向其實亦受這種觀念的影響。先自周沖,他這樣形容四鳳: 「反正她是我認為最滿意的女孩子。她心地單純,她懂得活?的快樂,她知道同情,她明白勞動有意義。最好的,她不是小姐堆裡嬌生慣養出來的人。」他喜歡四鳳正是因為她單純,沒有小姐的壞脾氣,其實就是四鳳比較安順柔和了。再看周萍的出場介紹: 「…漸漸他也厭惡一切憂鬱過分的女人,憂鬱已經蝕盡了他的心;他也恨一切經些教育陶冶的女人,(因為她們會提醒他的缺點)同一切細緻的情緒,他覺得“膩”。」因為繁漪不像「賢淑」的形象,她是激烈的、熱情的,也是聰明的,她太強了,這就更使周萍顯得軟弱,因此他愛上四鳳:「她有“青春”,有“美”,有充溢?的血,固然他也看到她是粗,但是他直?到?才是他要的」四鳳的「美」就是在於她的安順柔和。最後是周樸園,他雖然為人冷莫,但若比較起來,他是比較喜歡侍萍的,因為繁漪具有太強烈的反抗精神和個性意識了,這對周樸園這個絕對專制的一家之主來說,繁漪實在太難控制,而且繁漪「明白他的底?」,因此周樸園是怕她的,故他是厭惡繁漪的,因為繁漪不像侍萍般會忍氣吞聲。

宿命文化:

中國以農立國,農業生產仰賴天象,因此古人對天就有一種敬畏的態度,再加上現實產生的不公平,中國人於是有了一種「天」是擁有道德意志的觀念,形成那種宿命的文化,有所謂的「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心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某程度上,這是起了一點的道德作用,但同時卻做成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保守性格,阻礙了社會的發展。

而《雷雨》中最受這種思想影響的就是侍萍,當侍萍重遇周樸園時就悲憤地說: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憤怨)我?有找你,我?有找你,我以為你早死了。我今天?想到到這兒來,這是天要我在這兒又碰見你。」她埋怨是天意又使她重遇周樸園,而且「自己的孩子個個命定要跑到周家來,又做我從前在你們家做過的事。」、「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爺們。這是我的報應,我的報應。」她更怨命運使自己的女兒重蹈覆徹,跌入這個悲劇之中。

文中還有兩處提到天意或報應的。一是魯大海第一幕出場之時:「大 (忽然)剛才我看見一個年輕人,在花園裡躺?,臉色倉白,閉?眼睛,像是要死的樣子,聽說這就是周家的大少爺,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啊,報應,報應。」這裡的「報應」就是隱含了道德批判的意味,因為周樸園惡貫滿盈,報應就會發生在他的兒子身上了。二是第四幕周樸園的驚恐「天意很--有點古怪」這裡是周樸園害怕他做的壞事總有被揭穿的一天,而且會重遇三十多年不見的侍萍,這令他很不安,覺得有將事發生。這裡交代了周樸園的心理變化,同時又加強了戲劇的張力。

有人說四鳳之所以觸電而死,是為了回應她先前許下的誓言: 「那--那天上的雷劈了我。」但其實不然,四鳳早知道那兒有根電線:「我糊糊塗塗又碰到這兒,走到花園那電線杆底下,我忽然想死了。我知道一碰那根電線,我就可以什麼都忘了。」她之所以不自殺是因為放不下周萍,但後來知道周萍是她的兄長時,她再沒有生存的理由了,可見她是蓄意自殺的,才不是一種「報應」。

緒論:

曹禺的《雷雨》共有五個版本,最初發表的初稿是在1932年,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應,之後加以修改再在1933年發表,這次就做成很大的轟動,曹禺因此成名;後來又修改過幾次,多是刪去序幕和尾聲,但於1951年所做的改動最大,《雷雨》變成一個充滿政治味道的戲劇。我今次所看的是1933年發表的版本,我覺得這樣才能更了解原本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

可能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可能作者寫這個劇本時,根本想不到會有這麼多人去解讀。我作為一個讀者,不是想去拆解這麼一個出色的劇本,只是對這個劇本有些感受,我從中看到很多中國傳統的思想文化的陰暗面、不足處,這和以往在課本看到對道德的一股腦兒的讚揚是不同的,因此我定了這個題目,我希望那些不合事宜的、不公平的傳統思想文化能夠慢慢消失,我們能有一個更好的社會!

參考書目:
(1) 《雷雨人物談》 錢谷融著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2
(2) 同上
(3) 《解讀雷雨》 王兆勝著 京華出版社 2001
(4) 同上
(5) 《雷雨》 曹禺 鴻光書店 1993
(6) 《曹禺自傳》曹禺 江蘇文藝出版社 1996
(7) 同上
(8) 同上
(9) 《傳統文化與中國社會主義》 王燕京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00
(10) 如不加註釋則所有引文引自---《雷雨》 曹禺 鴻光書店 1993

其他參考書目:
《曹禺傳》 田本相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88
《雷雨導讀》 管旅華 著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1
《戲劇編寫概要》 姜龍昭 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2000
《中國文化與婦女》 黃嫣梨 著 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4
《傳統與中國人》 劉再復 林谷 合著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88





March 16, 2006

反世貿不是反自由貿易〔政治/經濟〕

文:許寶強

明報 2005年10月23日

香港政府近日推出的世貿宣傳短片,硬銷世貿的好處,簡單地將世貿等同促進貿易「自由化」。有趣的是,一些反對世貿的群體或評論,也會將世貿看成為「自由貿易」的化身,認為世貿鼓吹解除規管(de-regulation),由此引起了各種負面後果。這些對世貿持批判立場的聲音,有意或無意地把自身置放在「自由貿易」的對立面。

然而,世貿真的是「自由貿易」的代言人嗎﹖世貿定期的談判,真的會像政府網站所言「有助維持全球貿易自由化及經濟增長」嗎﹖要回答這些問題,或許我們應先要看一看世貿究竟真正在幹什麼。

世貿成立於1995年,前身是1947年建立的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總共召開了八個回合的國際多邊談判,前五回合集中於商談如何降低關稅,從第六回合(Kennedy Round)開始,討論愈來愈針對如何規管國家的非關稅措施(包括配額、補貼、產品標準、海關估價、入口許可證、付運前的檢驗、自願出口限制和政府貿易等),而自世貿取代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之後,農產品、服務業、知識產權和產地來源等「與貿易有關」的問題日益成為了多邊談判的重點。

新一套的規管貿易方式

世貿的工作基本上是制訂一套規管國際貿易以致國內社會經濟政策的法則,而各國在世貿談判桌上所針對的,往往是關於什麼貿易規則應被納入,以及這些規則應如何影響國內的政策。因此,世貿和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與以往的國與國雙邊貿易談判不同之處,只在於採用了新一套的規管貿易方式,而不是解除了對貿易規管。有趣的是,這些談判和由此制定的貿易規則,並不經常與貿易是否自由有關。儘管關稅和各種非關稅措施是GATT前期主要關注的議題,但其後(特別是世貿成立以後)所關注的議題,明顯超越了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的二元對立框架,例如有關知識產權、健康與安全問題和環保規則等「與貿易有關」的爭論,絕非簡單地用打破貿易壁壘便能說明的。

例如美國於1972年通過(1988年修定)的限制在捕漁中殺害海豚的法例,要求售賣魚獲到美國的外國漁民也要遵守,結果導致美國禁制了墨西哥等多國的金槍魚進口,惹來了這些國家向GATT投訴。當GATT判決美國違反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原則,不少環保團體抗議GATT的決定。這複雜的案例,一方面突顯了一國(美國)是否有權要求別國遵守其環保法例,另一方面環保原則會受到貿易規管方式的挑戰,而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的簡單二元框架,恐怕難以有效分析這案例。事實上,各國在世貿談判中並不一定熱中於促進自由貿易,而更多地在爭取對自己國家或當中的部分群體有利的貿易規管方式。

世貿訂定了一些原則與自由貿易並不一致

世貿及其前身GATT訂定了一些原則,包括最優惠國原則,也就是指當給予一個成員國某種貿易待遇時,要一視同仁地適用於其他成員國﹔互惠的原則要求外國企業能享有國內企業的同等待遇,而貿易雙方不會出現只拿取而不回報的乘便車(free-riding)情﹔並要求所有成員要接受開放巿場和公平競爭(如反傾銷和反對政府補貼)的原則。這些原則與自由貿易並不一致,而似乎與一些反世貿力量所追求(國與國之間)的公平貿易原則更為接近,儘管並非所有國內的群體都能平等地分享這些「公平貿易的原則」。

以世貿支持的反傾銷(anti-dumping)原則為例,它並非是促進「自由貿易」的手段,相反,更經常被用作來保護和擴大企業原來擁有的巿場份額。我在《資本主義不是什麼》引用的一個著名案例是1985年「歐盟對十二家日本影印機出口商強加20%的反傾銷稅,三年後,歐盟指控日本影印機生產商在其境內設子公司,從日本進口重要零配件,在歐加工裝配後直銷當地巿場,以逃避反傾銷稅。問題是,當日本的Canon公司在歐盟建立的子公司被認為是外國企業的同時,美國蘭克斯諾(Xerox)公司的子公司則被認定為一家歐洲公司。更弔詭的是,不少簽名要求「保護」本土市場的『歐洲』公司,它們的『本土附加價值』甚至比不上被指控的『日本』公司,而事實上,這些『歐盟』公司與不少日本企業有正式的聯繫。」

反世貿基於環保、人權和公平等原則

從另一個角度看,反世貿的聲音也十分多元,例如部分環保團體會全面反對世界貿易和資本主義,主張貿易應限制在小社區內進行,以符合小的是美好的綠色思想﹔但也有反對者(例如樂施會)不反對全球貿易,只要求世貿對貿易的規管應要透明公平,以保障弱勢群體的利益﹔也有民族主義者(例如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反對世貿對國家內部政策的干預,甚至要求退出世貿﹔也有勞工團體反對世貿偏幫大財團,或要求世貿加入保障勞工的條款,或要求取消世貿。反世貿的儘管有一些是基於自身群體的利益受損(例如部分農民和工人),但也有不少是基於其他考慮,包括環保、人權和公平等原則。換言之,反對者並不都在反對「自由貿易」,或提倡保護主義,正如世貿的支持者(例如美國和西歐)一樣,也不總是支持「自由貿易」。

所謂自由市場國家,對自由貿易的追求從來都只是半心半意

再引用《資本主義不是什麼》的一段話﹕「一直以來,英、美等所謂『自由巿場』國家,對『自由貿易』的追求從來都只是半心半意。它們追求的是別地的『自由競爭』,而非『一視同仁』地要求自身也遵守『自由貿易』的規則,儘管這些像世貿訂定的規則已在很大程度上對強國的大企業有利,甚至是以『自由放任』稱著的列根和戴卓爾的政權,都在很大程度地不遵守『自由貿易』的規則。據一位曾在GATT工作的經濟學者指出,列根政府的經濟政策所產生的貿易障礙,比其他工業國家高出三倍﹔同樣地,戴卓爾政權經過了十七年的所謂『自由化』革命以後,政府的公共開支與戴卓爾接手政府以前一樣,仍佔本地生產總值的42.25%,所不同的,只是政府對貧困人口的福利支出劇減,而對大企業派發的免費午餐卻日漸增加,包括支持補貼與馬來西亞政權的軍火貿易。克林頓政府也好不了多少。儘管口說支持「自由貿易」,但卻對墨西哥施壓,強迫墨西哥簽定協議,不再出口低價西紅柿到美國,以保護佛羅里達州的農民。一位克林頓政權的發言人坦白指出﹕『我們不會完全聽從世貿所定的任何規則,也不會容許世貿強迫我們改變國內的法律』。(Chomsky1999:67-8; 76)」

世貿是一個不同利益角力的平台

因此,像世貿這類組織的主要問題,並非是由於它鼓吹「自由貿易」,相反,正是由於它是一個不同利益角力的平台,不會徹底依循自由貿易的原則。因此政府的宣傳簡化地將世貿對同於「自由貿易」的論述,不僅無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世貿的性質和運作,難以令市民參與協助政府在世貿的談判,也違背了教育改革中強調的多角度思維和批判思考,令人懷疑政府對促進教改目標的誠意。部分「全球化」反對者有意無意地將反對世貿約化為反對「自由貿易」,也不利於協助自身和其他弱勢群體認清事實,以致浪費精力於一些脫離具體社會脈絡的行動之中。

也許,倡議一種「回到事實」的社會運動策略,重新肯定認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以對抗反智的宣傳或民粹主義,以及批判與此相關的各種脫離現實的措辭,在香港目前的政治脈絡下,比簡單地肯定或否定世貿、接受或抗拒「自由貿易」遠來得重要。世貿真正促進的是「自由貿易」還是有利於大企業的壟斷﹖是「自由貿易」導致第三世界的農民受苦﹖還是發達國家的農業補貼﹖與「知識財產權」相關的貿易規管究竟是促進了自由競爭﹖還是限制市場競爭﹖商標藥物(brand name drug)對非商標藥物(generic drug)的排拒打擊,難道不正好印證了「知識財產」的反市場競爭的性質﹖世貿的規管與不受世貿限制的香港政府管治,那一種會對本地勞工、消費者、小商販、大企業、自然生態、民主發展和社會公義的建立更為有利或不利﹖這些問題,也許同時值得政府和香港的文化社會運動深入思考。

參考文本﹕

Susan Ariel Aaronson (2001)

Taking Trade to the Streets:The Lost History of Public Efforts to Shape Globalis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ernard Hoekman and Michel Kostecki (199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From GATT to WT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ch 14, 2006

Hilarious Men in Coats〔創意/文化〕





March 10, 2006

歷史冷笑話〔政治/歷史〕

歷史冷笑話--看李敖大陸之行(文:勁翔)

猜猜以下話語出自哪一個公眾人物的口?

「張國榮會自殺是因為罹患了愛滋病......同性戀族群本來就是得到愛滋病的高危險群。」

你猜蔡志森?合理但猜錯。

「女人都搞不完了,哪有時間搞政治?......對女人我先看她長什麼樣才聽她講什麼話......」
「優秀的女人應該去搞男人,讓男人去搞政治。」

詹培忠?更合理,但又錯。




好吧,揭盅,是李敖。

過期知識份子

最初到台灣,很喜歡看這邊的電視新聞。百貨公司特賣會也可以當電視新聞,介紹貨品和顧客搶購心得,要多奇有多奇。最初覺得很新鮮,久而久之,由新鮮轉煩厭,特別是看到警察聯合電視台記者,直擊「嫌疑犯」被捕過程﹣﹣還未審訊,假設無罪,怎可以這樣以攝影機行使暴力?!

朋友問我:香港的新聞有這樣爛嗎?我答:不是這種爛,是另一種形式的爛,看一下迪士尼的報道你就明白。

李敖,正如爛新聞。先新鮮,後煩厭。

先是新鮮:最初在電視新聞見到李敖,很好奇,聽他的以立法委員的身份發言。李敖大聲,很會搞據頭,總會說出一兩句記者最愛的「蘋果式驚人標題語」(請往篇首參考那三句引言)。要命的空洞。空洞的程度是,我懷疑自己失智,完全沒有辦法記住他講過什麼﹣﹣但是,如同電視新聞的百貨公司減價報道,三日後,誰又能記住是哪一家百貨公司在減價?減價的貨品是什麼?

只留下淡淡的印像:黃毓民式的高分貝和歇斯底里,詹培忠式的性別主義,蔡志森式的陳腐。當然,這絕對是個人觀感,不過李敖頂著「文人」、(過期)「異議份子」和「知識份子」的光環,特別「惡頂」。

然後煩厭:一見到他那件紅色風衣,我就上廁所,或是轉到72台看棒球。我只希望,香港人想到台灣的知識份子時,不要聯想到李敖,台灣還有何春蕤、趙剛、卡維波、畢恆達、陳光興等等。至少,他她們不曾像李敖說這樣的話:「各國政府鎮壓群眾事件是被人民逼出來的」(引自「北大」演講內容)。李敖還是(現在式的)異議份子?知識份子?門都沒有。


蔡楓華三部曲

李敖令我想起蔡楓華。三步曲:第一步,拼命的曝光,發表「勁爆言論」吸引媒體主意;第二步,出醜,然後被當作笑話;第三步:被當作傻瓜或是狂燥症或是神經錯亂,再「勁爆」也不被當作一回事,完全被忽略。拿蔡楓華跟李敖比較太不尊重?也說得是,好吧,對不起,蔡楓華。

來說明一下。李敖在大陸演出時,搬出連戰呀、馬英九呀、陳水扁呀,一一批評譏笑。香港(藝)人都深曉這一招,要出位,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搭上當紅人物,罵也好,鬧誹聞也好,只要對方回應,自己的名字就有機會繼續在媒體上出現。李敖這個性別沙文主義者,當然不可能自爆跟男政要「嘿咻」(台灣話,即做愛),那就唯有謾罵。這是第一步曲。

然後被當成笑話。笑話講得太白會變「冷」(台灣人形容不好笑的笑話為「冷笑話」),所以,第二步曲自己領會好了。有點知識或幽默感的人,看到李敖「又來出醜了」,都會(冷)笑。李敖笑話隨處可見請自便,這裡不贅免浪費篇幅。

李敖在「北大」批評馬英九不做事,光靠臉蛋到處跑,不如去演電影或歌星,或是做個「色狼」也不錯。媒體最「耍家」搬弄是非,興致勃勃的挑釁∕挑逗馬英九。馬英九回應:「李敖講的話,不用過份認真看待。」這是第三步曲。

滿臉是灰。

演講中,李敖譏笑陳水扁小人物搞政治沒有一點格局,編笑話取笑連戰演講前太緊張走進女廁背講稿。不要誤會,我對大政治人物一概沒什麼好感,但「批判」跟「損人」有異(本來想用犬儒,但這種程度的話語連犬儒也稱不上)。若果一切不過是一場(不好笑的)棟篤笑,我想李敖要向黃子華或Margaret Cho學習一下。


活歷史陳跡

我再自省,為何那樣討厭李敖。也許,我最受不了俗不可耐的「知識份子」。李敖的俗,俗得可怕。李敖一向高調地向媒體表示他愛用名筆,這次帶一堆售價過萬台幣的名筆到大陸作為紀念品,有什麼還比「知識份子用名筆、送名筆」更俗氣的事情呢?有一篇在中國大陸發表的評論這樣說:「李敖為人的狂妄、為文的張揚與跋扈,都只是表相,其實骨子裡乃是極致的媚俗,無論在北大、清華或復旦的舞台上如何表演,都掩蓋不住一身俗氣。」

不過,其實李敖此行在台灣不怎麼引人注目,倒像茶餘飯後的口水素材。基本上我看到台灣人的反應跟馬英九回應差不多:「睬佢都傻。」我讀昨天的《聯合報》,李敖的報道置放在大陸新聞那一版,也不過是手掌般大的篇幅而已。看討論組比較能準備掌握民間反應,到《聯合報》的討論組,有關李敖的題目很少,且太多是罵。李敖在演講中說:「與台灣情盡」,最多人回覆也罵得最狠﹣﹣有些字句很精采,但超越尺度不能原文見報,我唯有翻譯成:「那就請不要回來,好行夾唔送。」

罵李敖罵得再狠的人,也承認李敖在七八十年代罵國民黨罵得大快人心,如今落得如斯境地,令我憶起早前到馬祖芹壁村旅遊的片段。

村民告訴我,直至八十年代,對岸還有射砲彈過來芹壁村,不過那都是空砲,散落一地的政治宣傳單張。但砲彈無眼,有時誤中民居,縱使沒有火藥,還是會造成建築物損毀,或人命傷亡。我住的民宿在海邊,古舊的花崗岩石厝內,打開大木門或小門窗,即可目視福建。

石厝外牆遺留當年的石雕標語:「解救大陸同胞」、「檢肅匪諜」、「光復大陸」等等。遊客在石雕前拍照,旅遊網站也用此來推介芹壁村:「過去的精神標語,現在看來卻如同老劇場中的佈景。
」在芹壁村,你有機會聽到以下的對∕笑話:「喂,要吃飯了,她們在哪?」「她們在『光復大陸』。」一樣的文字,在歷史脈絡的改變下(馬祖都在「小三通」了),成為不一樣笑話。

歷史,在說笑話;儘管,有時很冷。